中培医院网

审计咨询

首页 > 审计咨询 > 行业研究
基于新医改背景下优化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策略的思考
作者:王汝洋、鞠萍 发表时间:2019-08-06 08:21:03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培财审通]

   【摘要】:新医改政策的颁布落实推动着我国医疗事业进入全新的改革时期。在满足新医改政策要求的同时,医院更需要关注医院机构价值和运作效率的优化与提升,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内部管理来促进公立医院内审工作最大化的发挥其价值。本文就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问题及优化策略进行探讨,旨在有效的增加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医院管理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新医改;公立医院;内部审计;优化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改革的不断深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社会发展新形势下稳步推进。作为医改的主要参与者,公立医院伴随着环境的深刻变化迎来了更高要求的管理需求。内部审计是公立医院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其工作水平和质量对风险管理、反腐倡廉、内部控制和绩效评价等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力。

  一、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强

  审计工作的灵魂在于独立,这不仅是内部审计工作的原则,更是内部审计工作的立身之本。简单说来,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指的是开展在内部审计活动的开展环境中不存在影响审计人员作出正确判断的因素或事项,保证内部审计人员能够自由的基于自身的知识、经验和技能进行审计工作,在遵守相关职业准则的前提下收集审计证据,以自己专业的判断力作出公正客观、科学合理的结论。但目前大部分公立医院并没有对内部审计与组织的关系进行确立,导致内部审计工作牵涉太多部门而难以有效的开展工作。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在长期的行政治理模式的影响下,公立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具有太强的主观臆断性。

  (二)缺乏内部审计人员且结构单一

  相比于我国内部审计机构人员配备的平均水平,大部分公立医院只有两三名专职于内部审计工作的人员数量,显露出了巨大的差异,符合工作要求的人员紧缺成为了阻碍医院内部审计工作运行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现有的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结构单一化严重,内部审计工作对人员不仅有着审计能力的要求,还有财务、政治、信息应用能力的要求,而目前大部分内部审计工作的都是之前从事财务的工作人员,所以除了财务处理能力以外不具有较高的综合工作能力[1]。随着内部审计朝着风险管理方向发展的步伐加快,内部审计逐渐独立于财务审计以外,久而久之专业单一的内部审计人员结构必然会成为影响内部审计工作发展稳定性的因素之一。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公立医院最开始组建内部审计时就不是自发的,而这就直接导致部分医院领导缺乏内部审计意识,或者对其有着错误的理解和认识,没有认识到内部审计工作对经济效益提升以及强化医院管理作用的价值。

  (三)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力不足

  内部审计存在的价值在于一定水平的内部审计质量,而要保证内部审计的质量就必须采取严控的控制措施,简单说来就是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对自身审计行为的规范,是否在审计过程中有自我约束,尤其是对审计标准的恰当应用,从而提升内部审计工作效益。但就目前大部分公立医院内部审计情况而言,对质量的控制力不足,即使建立了合理的内审质量控制制度,也存在诸多不足有待完善,加之确保审计质量的审计复核环节已逐渐流于形式,内审评价体系的缺失导致对审计质量的考核无法量化,对于审计人员是否严格的履行了自身岗位职责都无法检验,种种因素的存在都影响了对内审行为的规范管理与控制。责任划分不明确的医院内审责任追求制度也只是一纸书面文件而已[2]。

  (四)内部审计范围有待进一步拓展

  当前公立医院的内部审计还存在定位不准确,内审范围过窄的问题。开展医院内部审计工作是为实现医院总体目标服务,因此需要紧紧的围绕医院各部门具体工作去进行。但实际上,一方面是有些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目标不会随着医院总体目标的变动而调整,两项工作目标的相互脱离大大的削弱了内部审计的工作效果;另一方面是领导的意图和个人判断成为了影响医院内部审计定位的主要因素,只要表现在偏向对内部审计工作大方向的把握,而没有给予具体的重点部门一定的关注,尤其是药剂部门、器械部门、总务部门和基建部门等基层部门。因此审计工作的全面性有待加强,内审范围需进一步拓宽。

  二、新医改政策下加强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的对策

  新医改政策明确指出,公立医院在强化自身工作的基础上还应通过高标准、高要求,探索新的审计理念、突破审计职能,同时加大对经营活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事项的监督和评价力度,从而为医院管理层提供有力的决策依据。

  (一)坚持转变传统内部审计工作观念

  开展医院内部审计工作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都就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为公立医院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体现了对国家各项政策与法规的贯彻落实,最终实现经营目标的实现和工作效率的提高。而搞好内部审计工作的前提条件是引起医院领导层的重视,在此基础上才能获得全体医院人员的工作支持,为内审工作发挥实效而助力,领导层面的重视程度与群众的支持程度是成正比的,这样一来对单位经营活动全过程的检查和监督就愈加的有力。因此需要从医院各级领导开始树立起牢固的“以审计促治理”的内审理念,转变传统的工作方针,以围绕中心,为大局服务作为全新的工作方针,在服务中监督,在帮助中激励,进而让内部审计在保证医院经济安全运行方面发挥出“免疫”的保护功能。

  (二)健全并优化内部审计的组织架构

  对医院内部管理控制而言,内部审计是其重要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在医院内部控制方面既发挥着助力运行的作用,又发挥着监督的作用,是在内部控制基础上的再控制。而要让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工作中充分的发挥出监督、评价和管理的作用,就必须建立并健全一个科学合理的内部审计机构。对此,由国家卫生计生委新发布的《卫生计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国家卫生计生委令第16号,自2018年1月1日起实施)中提出过明确要求,公立医院要严格按照文件内容和要求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同时确保其具有独立行驶的内部审计职能;除此以外还要让机构配备足够的审计人员,旨在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对医院运行的服务职能、监督职能和评价职能,助力公立医院同时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

  (三)构建并完善统一的风险评价体系

  准确快速的识别出职能领域、风险领域、审计结果以及风险要素等是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的重要工作要求,同时要保证每一风险问题与发风险要素都一一对应。因此,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非常有必要建立一套同时具备行业分类标准、共性标准和项目补充标准的风险评价标准体系,上述三个标准之间存在着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的紧密关系,而这也表明了医院内部审计工作需要将更多的侧重点放在风险因素较大的领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内部审计水平和质量的关键[3]。除此以外,为了不断完善、规范统一的风险评价标准体系,让其具有更强的导向性,需要内部审计工作人员与医院管理层协商沟通,对风险评价体系进行全面的分析,要确保构建的风险评价体系在应用过程中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四)科学合理的扩大内部审计工作范围

  通过拓展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范围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控制、监督、评价和服务职能。扩大医院内部审计工作范围是新医改对内审工作改革的要求,公立医院传统的财务会计审计已经无法直观全面的反映出医院工作的运行状况,因此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向参与组织经营管理的其他审计类型拓展,进一步扩大自身的审计范围,将对医院一切经济工作进行综合监督的职能赋予内部审计工作,让内审工作向效益管理方向发展。比如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及时发现经济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为有效控制或降低成本、提升效益提供及时信息;实施投资决策审计,为医院的投资决策可能面临的风险做好防范工作;实施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对内控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和健全性作出合理评价,从而帮助公立医院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对大型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益实施审计,起到提高设备使用率,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作用。

  (五)加强对复合型内部审计人员的培养

  对新医改背景下的公立医院改革过程中,加强对复合型内部审计人员的培养无疑对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为了强化内部审计人员的基础知识、业务技能以及管理水平,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必然需要从全方位的角度出发考虑,构建一套科学完善又高效的培训体系。首先,为了丰富内审人员组织结构,需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多专业引入机制,通过发展人才的多样化来满足新医改政策下对医院内部审计职能拓宽的需求,从而有效避免内审人员专业能力过于单一化,无法实现内部审计的实用功能[4];其次要保证内部审计人员良好综合素质的持久性,一方面是以强化医院内部审计人员整体素质,提高相关工作人员能力具备的全面性为目的,积极开展轮岗交流、职业资格考试等成长学习型活动,拓宽内部审计人员知识面的同时优化他们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是亘古不变的加强对内审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让他们在拥有积极正向思想动态的同时对问题具有较强的处理能力[5]。

  (六)强化内部审计的后续跟踪工作

  揭露问题仅仅是内部审计的开始,并不是内审工作的全部,而后期更重要的是围绕着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或建议,从而为公立医院健康有序的发展保驾护航。针对这一点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做的就是强化审计工作的后续跟踪,即多多关注由内审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价值,或者是否被落实到位,已经被有关部门转化为加强管理和提高效益的实际行动,尤其是解决当下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压力问题上。因此公立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要强化后续跟踪的审计工作,确保问题被及时有效的整改,推动新医改进程的顺利深入,为机制体制的健全发展提供保障。

  (七)以提高审计质量为目的完善内审制度

  提高内审质量需要制度的约束和支持,但由于我国内部审计的起步较晚,就相关的法律法规方面的建设还不是很成熟,而完善医院内部审计法律法规并不能一蹴而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新医改背景下卫生行政部门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审计人员岗位职责》、《内部审计工作制度》等一系列相关制度,让公立医院的内审工作机制更加完善,从而实现了以制度管理促进内部审计逐步走向规范化道路的目标。内审制度的完善有利于公立医院内部审计业务能够严格的按照计划进行,让审计质量控制工作紧紧围绕着内部审计工作链条而展开,以此通过对各个环节有序的控制来实现对整个内部审计质量的控制。

  三、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公立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始终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在新医改的背景下,公立医院作为主要的医改参与者,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更要抓住大形势所赋予的机遇,借助新形势下公立医院发展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刺激,推动内部审计工作观念改革、增强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和独立性,让内部审计工作保持监督评价与管理服务的并重发展,致力于提高审计质量,让审计成果的应用价值最大化,促进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健康发展。

作者 | 王汝洋、鞠萍(莒县人民医院)

来源 | 微信公众号[中培财审通]

点赞 收藏
欢迎您在线咨询
购书发票

扫一扫